太爱才,江苏公招信息查询平台。

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优秀10篇)

时间:2023-07-10 08:23:48 | 文章来源:网络平台

《湄公河行动》是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满载着爱国情怀的电影,看完之后感慨良多。一秘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10篇《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一

看完《湄公河行动》的首映,这部电影啊,真是exciting。全程无尿点,观影体验畅汗淋漓,堪称本年度华语电影最大的惊喜。

得益于公安部的钦点,创作团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电影尺度之大令人咋舌。《湄公河行动》并不是传统警匪片的玩儿法,而更像是特工片。片中不仅有小强和波恩式的孤胆英雄,也有碟中谍式的高科技团队合作。动作场面也是花样百出,商场枪战、近身格斗、虎口夺人、城市飙车、丛林攻坚一应俱全,临近结尾的高潮戏更是拍出了cod和神海的范儿,很是过瘾。值得一提的是,《湄公河行动》奉献了近年来华语电影最暴力的演出,放在美国也是妥妥的r级。电影开始没多久,就是一场萌萌的小宝审讯毒贩的戏码,小宝也不多说废话,上手就割静脉,毒贩立马崩溃。随着剧情的展开,糯康集团的残忍更是超出了所有的人想象。不仅有暴力凌虐、人棍、滥杀无辜等昆汀式基本款,更有堪比《上帝之城》的童子军毒贩肉弹,触目惊心。看完不得不感慨,后台硬才是硬道理啊。对付如此暴力的反派,主角团更是毫不留情,以暴制暴令人大呼过瘾。

除开火爆的场面,电影在人物塑造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张涵予是传统伟光正的硬汉,而彭于晏则是有着黑暗过去的卧底,二人合作基情四射,偶尔逗贫之余还能卖个萌。特警团队也是形色各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主角出彩,群像也能立得住,在华语片中真是非常难得。

精良的制作、出彩的表演、成熟的类型构架加上超高的完成度,使得《湄公河行动》极具爆款潜质,每一个镜头、每一帧画面都在360度花式吊打《我的战争》,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电影。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二

刚看完《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观影体验畅汗淋漓,堪称本年度华语电影最大的惊喜。

《湄公河行动》,是通过“湄公河惨案”改编。在20--年10月5日上午,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被称“湄公河惨案”。

该案在当时震惊中外,温家宝还亲自督察案件进度。也因为是中国警察第一次境外执法,所以给这个案件增加了更多难度和神秘感。

《湄公河行动》表面上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但本质上是“犯我国民者,虽远必诛”,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价。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只有个体得到了尊严,集体才会有荣誉感,为什么这部电影能看的热血沸腾,也正是因为本片一直强调的,为13位中国公民找回尊严,国家才更加有凝聚力,这比空喊几句爱国的口号强大太多。所以,电影的意义已经大于电影本身。满满正能量,振我国威的一部大片。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三

《湄公河行动》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高度还原案件过程。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剧中极具冲击力的大片效果,各类追逐翻车、枪战爆破、赤手格斗场景,更是因为剧中彰显出来的人民警察牺牲奉献精神、大国情怀直击观众的内心,激起观众对毒贩的痛恨和对人民警察的敬畏之情。

我在观看此片时,好多次被剧情牵扯着,揪着我的心,13名中国船员无辜成为毒枭政府军勾结的牺牲品,被河水泡的发肿的尸体冰冷的躺在岸边,45度点射式屠杀惨不忍睹。这一血腥的画面无疑引起观众的痛心和愤恨,这也为剧中缉毒警察在深入金三角地区,誓死抓到毒枭糯康奠定了感情基调。难以想象毒枭的心狠手辣,他们将孩子培养成为童子军,用毒品控制人心,利用他们制造更大的爆炸案。

中国派到金三角的警察各显所长,化妆侦查、无人机跟踪、发展线人、密取情报,配合得相当默契。最令人咋舌的是丛林中追捕糯康的场景,即便知道前面的道路站满了持刀舞枪的亡命歹徒,却仍然选择奋不顾身往前冲。剧中特别行动小组队长高刚潜入敌人内部,生死置之度外,与潜伏在金三角的中国缉毒情报员方新武里应外合,联手调查,在金三角地带展开激烈的战斗,直捣毒枭老巢为民除害。

有人说剧中把两位主角的英雄色彩描得过重。我觉得其实不然,生活中我们的民警就是这样,对自己的家庭亲人有太多亏欠,无暇照顾,一心投奔事业中。特别是奋斗在一线的人民警察,脑袋系在裤腰间毫不夸张,前方未知的危险太多,可能是穷凶极恶的歹徒,可能是持刀持枪的劫匪,可能是身绑炸药的危险人物……然而,并没有别条路可走,选择了做人民公仆,做一名合格警察,就要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担!

这是另一个结局也是下一个开始。震惊中外的湄公河行动已经落下帷幕,永无止境的缉毒行动还在继续。每一天都有无数个高刚和方新武,用生命为刃,以鲜血染戟,拼尽全力打击毒品犯罪,保护国民安全。

岁月静好,只盼每一个人都能远离毒品;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不忘过去,不惧未来;英雄不死,缉毒不止!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四

终于抽时间看完了这部期待已久的影片。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总想着,这部根据真实事实改编的电影,它出现的目的是要国人记住些什么。

是的,是要我们记住一些东西。

我们忘不了那个令举国震惊的消息,那个令世人侧目的恐怖事实。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泰国警方从船上搜出90万颗冰毒。联合老、缅、泰三国,中国警方展开了艰苦卓绝,困难重重的搜寻抓捕行动。

经过七年的精心策划和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大毒枭糯康集团在湄公河流域已经建立起强大根基,坚硬牢固,无坚不摧。他们在这个几国交界的复杂地域称王称霸,随心所欲,无法无天。

当地居民没有正常的经济活动,所有的行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与控制之下,经常需要小心翼翼的生活,不然一不小心走错一步,生命就没在他们手上了。那种恐怖的氛围,想想就全身冷汗,毛骨悚然。

这种生活状态,何时是头?!如果这股黑暗势力一直存在,那么,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荒原地带,还有重见曙光的一天吗?这里的生命还有希望吗?

影片最后告诉我们:不放弃任何希望,任何邪恶的力量都不会长存于这个光芒无限的国度,即使现在某些偏远地界暂时没有得到太阳的辉映,但终有一天祖国的光亮将照耀每一寸热土,给那里的人民带去慰藉,带去生存的勇气与信心。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警方为了抓捕罪犯全力以赴,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犯罪窝点,和犯罪分子展开激烈搏斗。场面紧张壮观,观者感觉大快人心的同时也是触目惊心。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多少警察会英勇献身,有多少无辜百姓会为此白白送命,结果是好是坏,能不能将罪魁祸首一举抓获?所有的这些都是谜,无法想象,也难以想象,我们只能静静的看着影片的进行。

影片张涵予饰演云南缉毒总队长高刚,负责这次行动的开展,他率领一支骁勇善战的战斗小组进入泰国境内,与彭于晏饰演的潜伏在泰国的情报员方新武碰头,俩人联手深入金三角查案。经过细致入微的调查,发现案件背后疑点重重,真正的凶手在嫁祸残害无辜中国船员后,不但逍遥法外,更意图利用毒品制造更大的阴谋---

他们不惜一切,走在了缉毒抓犯凶的道路上,为无辜国人讨回公道,也为湄公河流域治安环境做了一次毫不惜命的努力!从此,那些制毒贩毒的勾当暂时告一段落,无数可能被毒品危害的人群也远离了危险物品,过回从前没有毒品诱惑,健康安全的平静生活。可以说,这次行动,拯救的不仅仅是金三角地区部落民族的命,它拯救的是全世界所有拒绝毒品、渴望和平的灵魂。

影片中我看的很多画面都让我心情一度沉重。湄公河边那些小孩,本该天真无耶、善良可爱的年纪,却学会了吸毒打架、拿枪杀人,变成没有心性、麻木不仁的冷面杀手。我知道这不怪他们,从小生活在那种环境中,心智早已被贩毒分子控制,一连串的洗脑与反面教育,自然是学不好的了。只是,越是这样感觉就越难过,那么小的孩子都不放过,他们的心肠,该有多么毒蛇啊!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他们就这样毁了一代甚至几代人,那个地方要何年何月才能告别愚昧走向文明,要怎样才能发展起来啊?!

难道真的要世世代代种毒制毒贩毒吸毒,通过这种犯罪的手段来获取财富谋求发展?不,不是这样的!

由此再联想到平日里他们的种种罪行,杀了多少无辜的船民,做了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情,真的罄竹难书。我不知道那些画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但我绝对相信,类似的事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如果不小心防范也将会有,依然在我们偏远的湄公河畔,甚至范围不断扩大!

影片中很多细节都引起深思,总是想要放空压抑着的感情,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便没有了这种心思------很多东西,都混合着自己的复杂的思想和痛苦的感情,放不了。

我看到了,原先一度稳定的村落土地上被迫种满了罂粟花,糯康犯罪势力包莱了几乎整个金三角地区,违法交易多种黑暗势力牵涉其中,毒贩据点稳居要害,还有独立完整的毒品分销体系,各个分销站点防卫严密,凶残冷血的儿童,血腥残忍的杀戮,洗黑钱,赌场,监狱------这也许真的就是金三角地区的真实写照,它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曾经或者此时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不能丢下他们,我们要抛去民族地域国籍人种的差别,去解救他们。

所以,如影片里所现,中国行动了。

中国警方做了很多艰苦卓绝的工作,经过专案组多方搜集情报,长时间的全面细致调查,才最终将犯罪糯康抓获。

其实影片着重展示的后期的抓捕行动了,对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无太多介绍。但根据常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抓捕行动的艰难程度。

由于湄公河惨案发生在境外,又是金三角这个特殊地区,一切调查工作全在境外进行,跟在国内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专案组人员无法自由行动。很多事情都无从下手。而真实的抓捕行动又牵扯到国际关系,所以此案件的完成又是困难重重。

事实上中老缅泰四国为了追寻犯罪团伙还是通力合作了,最大犯罪头目终究被绳之以法。

想来我们不会忘记,几年前湄公河“10·5”惨案各主要罪犯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情状。糯康、桑康、依莱、扎西卡、扎波、扎拖波等人以故意杀人罪、运输毒品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快哉快哉。

铲除他们,这些地域不再有祸害百姓的苗头,无数个因毒品惨死的亡灵也得到了一丝慰藉。

通过影片,我也感受到了,中国西南边境确实还有太多太多需要进步的地方,比如云南的某些闭塞村庄和落后地区。我想,怎样让这些地方彻底告别蒙昧之态,踏步跟上祖国发展步伐,提高人口素质进入文明城市行列,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政府需要好好考虑的事情。

因为,百姓的幸福感指数,与政府的作为息息相关。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五

对于禁毒,这已经不单单是中国的使命了,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任务。

昨天看了电一影《湄公河行动》,讲述了“华平号上的6名中国船员和玉兴8号上的7名中国船员,13人全部遇难。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警方很快查明,湄公河“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一毒集一团一首犯糯康及其骨干成员与泰国个别不法军人勾结策划、分工实施了“10·5”案件。此后,中老缅泰四国执法部门经历重重困难,终于抓获作案的嫌疑人。看了这部电一影,我真的深有感触。

为什么?因为这部电一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内容也是使人反思。

首先,那些因为吸毒而导致人一性一泯灭的毒枭在运输毒一品的时候杀了一十三个无辜的中国人,接着又残忍的迫害较弱小的同行,甚至暗地里计划谋反。而缉毒的警察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才灭掉了一个吸毒的一团一伙。

哪怕是因为缉毒而死的人就有那么多,更别说是因为吸毒、贩一毒而死的那些人了。恐怕单单是中国便有一两百万甚至更多的人吧。

一直想不通,毒一品有什么好的,令那么多人不惜头破血流的去争、去抢,还 有那些因为吸毒导致身无分文,家破人亡的人们,为他们感到惋惜。

他们为什么就不想想他们的家人,朋友们呢?难道那些吸毒的人就不知道有那么多人在为他们感到担忧、失望,或者痛苦吗?他们的心灵是被什么蒙蔽了!

杀人,抢劫,贩一毒一品,就连小到四岁,大到六、七十岁的人都不放过,一逼一他们吸毒,做人肉盾牌,人肉炸弹,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被捕后才给予死刑,真是太便宜他们了!

我也明白光凭我这不到一千字的短文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也愿意贡献出我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信仰与力量。禁毒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中国以至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最后告诫大家:珍一爱一生命,远离毒一品。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六

有幸能在《湄公河行动》上映的当天看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导演林超贤和公安部的合作。电影是根据 “10.5湄公河惨案”真实事件改编的。整个事件国人皆知并且为之愤怒。全球人也纷纷谴责。所以在此不再重复这个案件的过程。电影里我们看到了糯康团伙的凶残。导演林超贤非常擅长拍摄枪战电影,成名作不是获得金像奖的《野兽刑警》,而是前一年的《G4特工》。随后无论是《证人》《线人》还是《火龙对决》《逆战》,亲情+情义+动作枪战,是林超贤的长项。所以电影呈现出来的节奏总会让人捏一把汗。但现实永远比电影更残酷一万倍。

整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中,大反派糯康及其手下,以及成立三国合作中心等很多细节,都是基于真实事件。当然炸总部那段是虚构的了。但娃娃兵确实是有,本片的顾问,就是当年负责案件的组长就是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由此可见,当时情况是很复杂和危急的。电影呈现的只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参与行动的公安人员承担的风险远比电影中的呈现出来的更加危急。电影永远是电影,一旦有人牺牲,我们会伤感和遗憾。但是现实中一旦有人死去,这个人就再也没有办法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了。造成的损失和伤是无法填补的。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电影里啸天被击中的那里。.只被草草的放在那里。当人们对缉毒警察致意崇高敬意的时候,别忘了在你看不到的那些角落里还有各个警种值班巡逻,社区和基层干部民警、辅警反复的入户走访……所有不敢松懈一丝一毫的坚守,才让让我们所在的地区、城市,让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能够在一个平静安全的环境里生活着。这种安全感都是由一种看不见的伟岸身躯在抵挡着邪恶。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1000字范文相关文章: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七

看完《湄公河行动》,给我留下最大印象的除了彭于晏之外,不是毒品的凶残,而是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打击毒品?

天经地义?罪不容诛?正如方新武所说的那样,糯卡被抓了,以后还会有别的毒枭,打击不干净,那么,这场牺牲了很多人的打击行动,有什么意义?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糯卡给一个小孩吸毒品,小孩露出满足的表情。这是糯卡控制别人的一种方式,但于那个小孩子而言,他觉得这是快乐的、满足的。尽管在我们看来他非常可怜。

我们凭什么觉得他可怜?仅仅是不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他可能会被毒品侵蚀,然后难受,但我们就没有难受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在世上规规矩矩的生活,苟延残喘,见利忘义,浑浑噩噩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我们何尝不可悲?不过我们相信我们的价值观,相信我们的正确性,所以我们还能安然的活着,安然地可怜别人,以巩固我们的堡垒,好让自己继续浑浑噩噩的生活下去。

说白了,打击毒品可能只是为了维护一种平衡。这个世上,不能只有“好人”,也不能只有“坏人”,我们得让足够的“坏人”存在,以巩固我们坚定不移的价值观。比如善良、诚信、感情、励志等等东西。正如很多乱七八糟的电视剧电影或者小说那样,总得有点矛盾,一马平川的东西很难引起人的兴趣。

倘若毒品打击没了,肯定还会出现别的大反派,不然生活怎么过下去?所以,“正义”是什么东西?是谁规定了正义与邪恶?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生活的世界,可能只是一个梦境?甚至连你自己,也是梦境?好吧,这好像是庄周梦蝶的故事了,还是孔夫子说的又到了,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比较好,浑浑噩噩的活着没什么不好,即便是个梦又能怎样,探究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不过徒增烦恼。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八

湄公河好评如潮,我是一个口味于大众相同的人,当然不愿意错过。刚好室友今天约着看电影,那就去呗。我们订的是晚上九点二十的票,但是,人一点也不少,明天可是八号,史上灾难的 back to work 。可见,这部影片还是非常有人气的。

虽然最近刚看“勇敢的心”,也是残暴,但毕竟故事人物国籍年代都离我甚远,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刺激的感受。可是,湄公河,一下子就击中我的神经,从头到尾,就是一种视觉和神经系统交错的冲击感。很多年没看过警匪题材的片子,最近看的就是网剧余罪,说实话,彭于晏出场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余罪。影片开头,就是一个女孩<后面可知道这是彭于晏饰演的方新武的女朋友>吸毒的镜头,这个开门见山的片头,着实让我一下子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便是湄公河上漂浮的中国渔民的尸体,在一片惊愕中,我不自觉的闭上了眼睛。这部电影,残暴。刀枪炸药,分秒入戏。

以前总觉得毒贩离我很远,暴行离我很远,保卫我们的刑警离我很远。然而,电影中,最无辜死去的十三条人命,便是我们自己,那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被训练成最致命的杀人武器,还有,那些视死如归的缉毒警察,还有那条啸天犬,置生死于外,只为了国泰民安。电影上映时候,主要张涵予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歌德颂功没有什么意义,可是,有些人你不说,就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大概是这个意思。

以前,不会上网,周围也没有人吸毒,也不认识缉毒警察,于是总觉得毒品离我很遥远。那时候对毒品的唯一认识和恐惧来自电视剧 “红蜘蛛”,开始对毒品听闻色变。后来,开始上网,陆陆续续地加深了对毒品的认识,就是毒品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最近几年,各路明星接二连三被曝出吸毒,更是让人惊愕。

不过,我第一次被毒品吓到,来源于一个诈骗电话。当时大三,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说是公安局的,对方说出了我的名字和其他个人信息,于是我相信了。对方说,有人从云南给我寄的包裹里发现了毒品,我一时惊愕,吓了一跳,说不可能。我说那我直接打110说明情况,但对方说这个是专案什么的,要我拨打一个号码~正在此时,一个校友路过,估计是听到了电话,忙和我说那是诈骗。我因此避免了被骗。那是,第一次,和毒品二字离得那么近。

生活一直平静安宁。可是,湄公河让我看到了安宁盛世之外的另一个真实和黑暗的世界。贩毒原来不只是金钱的交易,甚至是人性和灵魂的交易。原来,最致命的武器不是枪和炸弹,而是良心泯灭后的铁石心肠。原来,缉毒也不是简单的知道谁是毒贩,就可以简单地发个通缉令就可以缉捕归案;原来,正义之间还有政权的干扰。

生活并不是理所当然地美好,而是,有人为此付出了代价。如同电影里的情报卧底方新武,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卧底多年,远离亲人,只为了击破毒贩的窝。缉毒队队长高刚,也是为了事业放弃了家庭吧,每次他看着女儿,除了想念,大概也为不能陪在她身边而感到内疚吧。还有其他的队员,二郎在激战中失去了一条腿,而他本可以避免,只因为对方是个小孩,惊愕犹豫中被一阵狂射……甚至剧中的啸天,也是看得让人心疼~这个团队,让人羡慕的不只是各有神通,而是每个队员骨子里共通的责任和信念。这个团队,真棒。

这部电影,最让人触目惊心的不是十三具尸体,而是被打造成杀人机器的小孩。他们本不应该这样,世界本不应该这样。想起电影怦然心动里,布莱斯外公说的话,一个人的品行在儿时就已经定型。我憎恨考验人性的一切,更憎恨,利用人性的残暴。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幸运,生活在相对光明的世界,有爱的人在身边,而自己也还保留作为人的真和善。谢谢导演,演员还有其他的人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一部电影。

最后,是对电影的结局有些困扰。通过结尾高刚和队长的谈话,我认为方新武并没有牺牲,而是回去继续潜伏了。但是我室友认为,方新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毒枭。。。虽然,后来百度发现方新武的化名奇夫,正好是琨沙,一代毒枭的别名,可是一再2007年去世。况且,我觉得名字上的选取,也只是配合卧底情报员这个角色吧。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想,我始终认为,方新武没有叛变,也不会叛变。

作为一个极少看'暴力'电影的人,我还是感到刺激和震撼,无论是激战的场面,还是那些冷冰空洞的眼神。总之,我愿意和周围的人推荐这部电影,非常棒。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九

11月17日,学校带我们去看了《湄公河行动》这部影片。这部影片讲述的是:20x年发生在湄公河金三角流域的中国商船遇袭案,当时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船上却发现90万粒。为了还遇难同胞一个清白,中国公安集结警队精英组成了此次案件的特别行动小组,企图揪出案件的幕后黑手。然而过程并非他们想得那么简单,事件的进展扑朔迷离,通往真相的道路更是险象环生。身手不凡的对手受雇与谁?普通商船上为何有大量?一桩悲剧背后所隐藏了什么惊天阴谋?层层谜团等待被解开的故事。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里不禁掀起阵阵骇浪,因为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太大的震撼,影片中缉毒警察不畏艰险、坚决缉毒的坚定意志,和我过保护人民的决心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而影片中,最让我难忘的人物则是缉毒警察方新武。影片中方新武作为缉毒情报员,需要长期潜伏在金三角,因此必须要无时无刻的伪装自己;他的女友因为被毒贩诱惑吸毒导致自杀,这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也正因为如此,他与斗争到底的决心也变得更加坚定不移。当他与毒贩交手时,那种纠结与无措的感觉始终在心里蔓延,然而他的决心却始终都没有被磨灭过,当他试图开出那一枪时,便是对自己过去的了断与解脱;作为一名警察,他不辱使命,至始至终都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而作为一名普通人,他却始终都无法去原谅自己,更无法原谅自己曾经的“过错”。并在最后,选择与毒贩同归于尽。

这就是一名缉毒警察,最后,在这里,让我们向缉毒警察致敬,是他们为我们挡住了黑暗。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十

我不是什么标题党,这只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也许会有人急着说它们根本没有可比性: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个中国原装,一个韩国进口;一个源于真实,一个纯属虚构;一个说的是警察,一个演的是军人;一个满屏硬汉,一个全程有爱……没错啊,它们是如此不同,所以从未想过要做什么比较,只是想说当我在看《湄公河行动》的时候,有那么一恍惚,闪过了《太阳的后裔》里的场景……

“那就干吧”&“那就救吧”我仔细地回想,确定就是倚在门边的高刚说出那句“那就干吧”的时刻,瞬间激活了关于《太后》的记忆。没错啊,那个时候,当柳大尉得到姜医生病人可以救活的回答后,他关掉对讲机,说了句“那就救吧”,举起枪挡在了她身前。高刚是因职责在肩、为抓捕毒头诺卡,柳大尉是因信任暮烟、为坚守内心原则,可他们坚定的眼神、简单的一句话里却是同样的不容置疑。这两句台词,相信不止我一个觉得印象深刻,相似的场景里体会到的是真正的男人,不论职业与国籍,魅力有时就在于大事之前都不会啰里八嗦什么规矩、大道理,果敢决绝背后是他们默默扛起的责任与担当。

不能说的身份&被扯掉的铭牌《湄公河》里,为获得破案线索,部署进入金三角发展特区执行任务时,高刚最后的叮嘱是:如果出现意外,不能透露真实身份。无独有偶,《太后》里,阿尔法队赴阿富汗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下飞机前,队员们一把拽下能表明身份的铭牌,面对第一次参战队员的疑惑,老队员告诉他这是为了以防万一,一旦出现意外,他们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不能让敌方知道自己的部队番号。无论是基于真实的改编,还是高于生活的虚构,这异曲同工的情节,好像在不约而同提醒着我们:有这样一群人,为他人为国家,为正义为和平,在鲜为人知的战线上付出青春年华,甚至不惜流血牺牲,那里或硝烟弥漫,或危险重重,他们献出一切,有时却连一个真实的名字都不能留下,生活在安宁幸福中的我们,不该忘却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毒村”里的娃娃兵&“鬼村”里的战争孤儿第一次看《湄公河》,便对那些“毒村”的娃娃兵印象深刻,我两刷后的观后感里他们也是“主角”。再看时,想起了《太后》里的“鬼村”,生活在那里的是一群战争孤儿,被黑社会一类的组织所控制,过着非人的生活,得不到医疗,随时面临死亡,或是被卖掉。所以,无论是毒祸,还是战乱,受伤最深的都是儿童。国家所做的一切,英雄所有的牺牲,不论铲除毒患还是维护和平,说到底都是为了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希望、国家的明天。

只闻其声的“老板”&并不存在的“齐努克”这是影视作品里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明就里的人也许会把这些当槽点。《太后》里有个并不存在的齐努克共和国,据说是为了照顾我们的感受,造出了这么一个国家,为此,有两集被剪辑得有些奇怪,被网友吐槽剧情混乱,实际上,情节虽是虚构,但“齐努克”也不是凭空捏造,仔细想想还是看得出它的意有所指。《湄公河》里则有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老板”,他只是在电话或对话中被几次提起,可又让人觉得他在整个事件中无所不在。看完电影有人在网上追问他的身份,有人据此判断被抓的诺卡只是喽啰,还有人说电影讲得含糊其辞、和现实大相径庭。我却恰恰觉得电影已经非常高妙,面对种种原因的不可言说,给了我们链接现实的蛛丝马迹,了解案情的人会知道“老板”影射的就是某国军方,虽然说得隐晦,还是给某国带来了观感的不适,说与现实不符,怪谁呢?要是直接说出来,怕你更接受不了。也别说毒贩只是喽啰,他们毕竟是杀害我同胞的凶手,更别以为一切到此为止,就在今年9月23日,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刚刚结束,这是自20_年10月5日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为治理湄公河流域治安问题,持续不断开展的第50次联合行动。很多时候,影视剧呈现出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需要一些额外的功课去脑补背后的深意,某种意义上说,能给我们留下“追查”的蛛丝马迹,已属不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10篇《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

本文地址: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优秀10篇)https://www.taiaicai.com/zuowen/89379.html
  • 下一篇文章: 返回列表

    上一篇文章: 中国冬奥会的观后感300字(优秀6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优秀10篇)》为政府机关网站发布,版权归原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优秀10篇)》仅代表原平台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招考资料,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