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二议论文(精选5篇)
应该不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己所欲也不能施于人,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公民最起码的认识。下面是一秘范文整理的5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二议论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议论文 篇一
严煦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这一句话的含义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且勿强加给别人。很多时候,我们喜爱的东西未必是别人所喜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一味地强加给别人反倒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说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就得提起中国人在餐桌上的一些习惯,最可以体现这句话的就是——夹菜。或许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别人品尝到更多的美食,让他人觉得没有被忽视,是一种关心的表现。可实际上,这同样也是一种强加给别人的关心。大部分人都会因为要面子,让自己吃下对方夹的食物。我们换个角度想,若对方拒绝食物,那么他就会被贴上:不给面子,不懂礼节的标签。别人给夹到碗里了,就要吃掉吃光,不尽快吃掉就很不礼貌,所以无形中有一种要吃掉的压力,而其中,这菜自己想不想吃,喜不喜欢吃,都是自己口味决定的。当我们将菜夹进别人碗里时,潜意识里不正是想让对方吃下吗?吃饭时,给人夹菜——看似很热情、关心对方,实际上不尊重对方。但我们所喜欢的食物却并一定是对方也喜欢的,当在给他人夹菜时,我们其实在暗暗让对方吃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夹菜行为带有强迫意味。你自作主张地给别人夹菜,别人是吃还是不吃?夹菜者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自以为是地对别人好——我不必考虑你的感受,我只需要考虑我的感受;我不必从你的角度出发,我只从我的角度出发。饭桌上夹菜的“热情”是很自私的,因为要体现自己的好客,变相强迫别人吃他觉得好吃的菜。夹菜,也就失去了它的初衷和它的意义。关心的初衷是为了对方好,可若是并不能让对方感到舒适,那就违背了初衷。
孔子就说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正意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多为别人想想。
如今,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关心变成了一种形式,好意变成了一种宣扬自己的手段,越来越多的慈善者不顾他人的感受,昭示天下自己的善心与高尚,这种不顾他人的善良,跟在弱势者的伤口上撒盐有什么区别呢?
己之所欲,施于人,是将自己认为的善良强加在他们身上,逼得他人不得不接受;己之所欲,勿施于人,是从他人角度出发的善意,有如涓涓细流,长久的滋养着需要的人。
己所甚欲,勿施于人议论文1200字 篇二
《论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但实际上,己所“甚欲”,也应勿施于人。
庄子讲“鲁侯养鸟”——鲁侯想让一只海鸟高兴,就用车把海鸟迎进太庙,用酒肉美食招待,奏《九韶》音乐让它欣赏。最终,“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究其原因——“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主观地认为别人想要的东西与自己差不多,至少不会差很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我们做一件自己认为有益的事在他人身上时,这件事有可能会使对方产生误会,对方也有可能因不适应而“殆尽”,正如这只鸟。
现实生活中,很多养宠物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要给它们吃最好的食物,让它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每天带它们去溜达,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我们总是主观地认为这就是它们的幸福。但,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对于它们来说,吃饱足矣,并不需要多么可口的饭菜,多么可爱的衣服。他们眼中的幸福是自由,是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我们人类所不能给它们的生活。
因此,不要总是拿自己所渴求的东西去揣度他人的想法,不要试图将他们变成与自己一样的人。我们所喜欢的,未必是人人追求的,有时候,随意地揣度,伤人亦伤己。
我们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想一想这是不是他们所追求的,我们是不是真得能帮上忙?
无独有偶。中央之帝混沌之死也是由于好心办坏事。
浑沌对南海之帝倏、北海之帝忽特别友好,倏、忽也对浑沌心存感激,想找一个好的方式来报答他的善待之德。他们觉得人有七窍,而浑沌没有,为了报恩,花了七天时间给浑沌凿出了“七窍”。结果,“七窍”即成,浑沌却死。
倏、忽原本是好意,想要报恩,这于情于理都没有任何过错。但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浑沌是否真的需要,这样做是否对混沌有利。
有时候,我们会主观臆断,好的东西就与别人分享,这没有错,但强制他们如自己所想,从中获得自己所谓的帮助他人的快乐,这便是大错特错了。
出于好心,而办坏事,往往都是过于在意。而庄子的“己所‘甚欲’,勿施于人。”也许能给我们启迪。
越在意,则越应理性对待,更应考虑周全,好心办坏事,伤害的不只是别人,还有自己。不要因为在意,就理直气壮;更不要因为喜欢,就强加灌输。不要总拿自己的标准揣度别人,因为他们不是你。
都记得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也不应该忘记庄子的“己所‘甚欲’,勿施于人”。千万不要“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不要让你爱的人,成为那只鸟。拼命爱,实则伤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议论文 篇三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说的就是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为人处世,总要有一套准则。这些准则有的是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有的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有一位女作家要租房子,在参观的过程中,不小心将主人家的玻璃杯打碎。而后,他将玻璃与其他垃圾,一起扔进了垃圾桶。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翻看了垃圾袋。之后便不愿意再将房子租给女作家。而自己则将垃圾倒出,把玻璃碎片悉数捡出,用袋子装起来并在上面写道:“玻璃碎片,危险!”
老人不愿将房子租给女作家,不是因为她打碎了玻璃杯。而是她没有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如果按照女作家的方法处理,也许清洁工人处理这些垃圾时会被玻璃碎片划伤。的确,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们应当从细微之处为他人着想,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都喜欢嚼口香糖,吃完以后随便吐的也大有人在。也许,你未曾发现过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只是乱吐口香糖,要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等行为,这都不曾为他人着想过。已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年轻人走在大街上,他手里拿着一袋吃的,吃完后毫不在意的随手一丟,将包装袋扔在地上。可他没走多远就见到,另外一个边吃边丢的人,于是他上前制止他并责怪他。可他又何曾想过自己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又有什么理由让他人去做呢?
明白自己所不做的事,这很简单。可要勿施于人,这很难。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要考虑身边还有其他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随地吐口香糖,乱扔垃圾等,这些都是心里只想着自己,不考虑他人的行为。
我们不能要别人做到什么,却可以要求自己不去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推己及人,去理解他人。学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不能只以个人为中心,不顾及他人,这样只会害人害己。
每个人想要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件不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能坚持,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你会发现自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时,你再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发现这其实很简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议论文 篇四
贺然
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对此深有体会。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站在马路旁边着朋友,我们早就约好一起去溜冰,我背着重重的书包,在街道上左顾右盼,这里人来人往,可始终不见朋友的身影。“咦,真奇怪,不是约的八点吗?”我嘀咕着,看看手表,已经八点三十分了。我已经有些不耐烦,打一个电话吧。“喂?”我尽力保持镇静。“喂,什么事呀?”朋友不紧不慢的说。“你到哪儿了?我们不是约好去溜冰的吗?”“噢,我起晚了,你等我一下吧。”朋友仍然不紧不慢地说。我早就不耐烦了,但按捺住脾气,“好吧,那你快点吧。”“好,马上。”“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又过去了三十分钟,街上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只见朋友慢吞吞走过来,仿佛没事一样,“走吧。”看到朋友这样,我再也控制不住,转身就跑回家。仔细想一想,自己也曾迟到过几次,那对等你的人来说,肯定也十分气愤。我确实也做得不对,你想要别人守信,自己也不应该迟到。也许当你迟到时,根本不能理解别人的气愤,但当你在别人的处境时,是你会理解别人的气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别人对你守信,你要待别人真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 篇五
孔子云:“巳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中心思想——“仁”最好的体现。儒家弟子白圭却向老师孟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禹治水,是把洪水引到遥远的海边,为什么不就近引到邻国去呢?这样岂不是更省者”。孟子很坚定地给出了答案:“你错了,你现在把邻国作为泄洪的地方,将来邻国泄洪的水只会倒流。”这就是“以邻为壑”的典故。
人生在世,虽然放荡不羁爱自由,但这世上不只有你一个人。六十亿个人有六十亿不同的思想,倘若只按自己所喜好的思想去生活,如白圭一样,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将视野放开,将头抬起,将别人纳入你的胸怀,学会去体贴他人,你所不愿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令你快乐就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便多了一份爱,一份理解,一份关爱,便少了一份争执,一份悲伤,一份委屈。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己所不欲,便施于人”的现象并不少,食堂里,因为不愿落到最后一个,便想着法子去插队,教室里,同学们都不愿上台发方,便在底下你推我推地让别人做替罪羔羊——人是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更有人打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幌子任由自己的自私欲望膨胀。然而,我们所排斥的东西别人会喜欢吗?人是为自己而活的,但一个人如果仅为自己而脱离集体生存,一个人孤单的生又有何意义?不妨换种角度,食堂中,你前面有人插队?你会作何感受?你想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去,别人却将问题又转向你?你又如何?
《菜根潭》上有这样一段话“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而心之冰炭难去。去得心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且随地有春风矣!”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出了做人做事的真实意义,也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
君子坦荡荡,便是用豁达的胸襟去活着,悲他人之所悲,乐他人之所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更多人的赏识与认可,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人与社会评价得到的,唯有以“仁”服人,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升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更应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品质传承下去,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一个和谐校园共同奋斗!
上面内容就是一秘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二议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文地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二议论文(精选5篇)https://www.taiaicai.com/zuowen/8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