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爱才,江苏公招信息查询平台。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6篇

时间:2023-05-06 13:15:03 | 文章来源:网络平台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一秘给您的好友哦。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 篇一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者简介: 篇二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篇三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译文 篇四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翻译,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吧!

参考答案: 篇五

9.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对偶 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10.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篇六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笛声所引发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春夜闻笛》引发的是贬谪之人盼归的怨望和惆怅。(人留雁归,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夜上受降城闻笛》引发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2) 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3分))

答案: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是因为边地之感,二是因为月色撩动了乡愁。这为笛声的出现设置了环境,也为末句的直接抒情作了烘托和铺垫。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提供的6篇《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本文地址: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6篇https://www.taiaicai.com/zuowen/39817.html
  • 下一篇文章: 我的心儿怦怦跳四年级作文【精彩4篇】

    上一篇文章: 《背影》阅读理解附答案【最新4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6篇》为政府机关网站发布,版权归原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6篇》仅代表原平台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网友提供大量招考资料,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